2015年中國工業節能減排一季度形勢與二季度走勢分析
時間:2015-07-07|作者:admin
2015年中國工業節能減排一季度形勢與二季度走勢分析
一、基本情況
(一)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
一季度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從上年四季度的7.6%下滑至6.4%,工業增加值增速“十二五”以來首次低于GDP增速;其中,3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速由1-2月的6.8%放緩至5.6%,創2008年12月以來新低。受工業經濟下行影響,一季度我國工業用電量8908億千瓦時,同比下降0.7%,增速比上年同期低5.9個百分點,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9%;其中,3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4.1%。一季度工業用電量的下滑,既與高耗能行業生產下滑密切相關,也與政府多年來推進節能減排有關。1-2月規模以上工業電力消費彈性系數為0.19,1-3月下降到-0.11,表明一季度工業能源生產力持續提高。一季度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有望下降7%左右,超額完成年度下降4%的目標任務。3月底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為1.45噸標準煤,比2010年的1.92噸標準煤下降24.5%。
一季度,按照《環境空氣質量標準》(GB3095-2012)評價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、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共74個城市(以下簡稱74個城市),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59.7%,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40.3%。其中,輕度污染天數比例為23.3%,中度污染為9.4%,重度污染為6.4%,嚴重污染為1.2%。從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來看,PM2.5、PM10、SO2和NO2濃度與上年同期相比均明顯下降。
(二)四大高載能行業能效水平有所提升
一季度,輕、重工業用電量分別為1440和7469億千瓦時,同比分別增長1.8%和下降1.1%,輕重工業用電量增速“一升一降”,反映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正在深入推進,產業結構優化效果開始顯現。受粗鋼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高耗能產品產量下降的影響,化工、建材、鋼鐵、有色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合計3856億千瓦時,同比下降1.3%,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.5個百分點,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29.9%。
一季度,建材和鋼鐵行業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4.4%和6.8%,化工和有色行業用電量增同比分別增長3.6%和3%,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放緩。四大高載能行業電力消費彈性系數均小于1,表明四大高載能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處于下降區間。其中,化工行業電力消費彈性系數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上升,建材、鋼鐵和有色行業比上年同期明顯下降,表明這三個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速度加快。
(三)能源消費增速趨緩帶動區域空氣質量改善
一季度,除河北、內蒙古和西藏外,其它地區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全面回落,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幅度超過3%的有12個省份,其中有9個省份位于中西部地區。工業生產放緩導致部分地區用電量增速放緩,但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區域空氣質量的改善。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空氣質量報告,一季度,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空氣質量均有改善,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7.6%、4.3%和8.9%,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全部同比下降。比較三大區域空氣質量水平,珠三角地區最好,長三角地區居中,京津冀地區較差;但是,從污染物排放情況來看,京津冀地區下降最快,其次是珠三角地區,長三角地區相對較慢。
(四)節能減排政策措施按計劃出臺
為確保“十二五”工業節能減排目標任務順利完成,一季度,各部門按計劃出臺了2015年相關政策措施。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《2015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要點》,明確今年工業節能減排目標和任務,還印發了《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實施方案》、《2015年工業節能監察重點工作計劃》、《關于組織實施工業領域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的通知》等配套政策文件,工業節能減排有序推進。環境保護部印發了《2015年全國環境監察工作要點》,環境監管執法是2015年乃至今后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此外,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了《關于調整公布第十七期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的通知》,銀監會印發了《能效信貸指引》等政策文件。隨著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發布,節能減排工作有序開展。
(五)節能環保產業保持較快增長
2014年12月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》,推動建立排污者付費、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機制,帶動了一季度節能環保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;福建、河北、海南、浙江等省份一季度密集出臺了2015年度節能減排計劃和節能環保重點建設項目名單,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了市場空間;節能環保骨干企業加速了并購和市場布局,一季度共發生環保并購案例14起,其中清華控股以70億元人民幣交易額成為桑德環境第一大股東,是目前我國環境市場最大的交易案。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(EMCA)統計顯示,2014年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已達到2650.37億元,比上年增長22.95%,;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統計顯示,2014年全國環保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5111億元,提前完成“十二五”發展目標。
二、主要問題
(一)需處理好穩增長與新環保法落實之間的矛盾
一季度,我國工業經濟發展速度創近年來的新低,穩增長已成為今年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。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體,也是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,2014年,我國能源消費量高達42.6億噸標準煤,其中工業消費量占70%以上,工業領域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社會排放總量比重分別超過90%和70%,在常規污染物問題尚未解決的同時,持久性有機污染物、重金屬污染物等非常規污染物帶來的環境風險越來越突出,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必然帶來節能減排的壓力。2015年1月1日起,新修訂的《環境保護法》正式實施,該法被稱為“史上最嚴環保法”,如何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發展,如何處理好穩增長和新環保法落實之間的矛盾是繞不開的問題。
(二)利潤下降導致企業節能減排動力不足
1-2月,工業產品出廠價格下降4.6%,工業企業利潤明顯減少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452.4億元,同比下降4.2%。六大高耗能行業中,鋼鐵行業利潤同比下降10.8%,石化行業利潤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,同比下降345.2%,化工、建材行業利潤分別僅增長1.1%、3.1%,增幅分別下降9.1和33.9個百分點。盡管1-2月份工業利潤降幅比上年12月份收窄3.8個百分點,但在市場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矛盾短期難以緩解的情況下,工業企業整體利潤改善空間有限,節能減排內生動力不足已成為長期又普遍的問題。
(三)節能環保產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制約
我國節能環保產業雖然有了較快發展,但仍面臨諸多制約。一是結構不合理,企業規模普遍偏小,產業集中度低,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;二是是市場不規范,行業壟斷、地方保護、惡性競爭現象嚴重,市場機制還沒有在產業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;三是政策機制亟待完善和落實,節能環保法規和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建立健全,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政策尚未到位,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;四是創新能力不強,部分關鍵設備仍需進口,一些已能自主生產的節能環保設備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;五是服務體系不健全,合同能源管理、環保設施特許經營等市場化服務模式有待完善,節能環保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亟待加強。
三、二季度走勢判斷
(一)穩增長措施可能導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反彈,節能工作不能放松
二季度,隨著穩增長政策措施的出臺和落實,工業經濟企穩回升可能性較大。4月10日,李克強總理在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提出,盡快啟動一批可以增強發展后勁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,同時加快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;4月11日,馬凱副總理在部分地區鐵路建設工作會議上要求,確保全面完成今年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以上、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的目標任務;4月1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,決定核準建設“華龍一號”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。隨著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和西部地區重點項目的建成投產,可能導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反彈,工業節能工作不能放松。
為確保年度工業節能目標的完成,一是要加快節能技術產品推廣應用,繼續開展家電和工業品“能效之星”產品評價;二是加強節能管理,提高能源統計、審計能力;三是強化工業節能監察,認真落實2015年工業節能監察工作計劃;四是完善節能政策措施,創新節能市場化改造及金融支持模式。
(二)主要污染物減排壓力加大,環境監管應依法落實
隨著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正式實施,工業污染物減排壓力將越來越大。首先,各級環保部門加大了新環保法的落實力度,“按日計罰”、“移送”、“行政拘留”已成各地環保執法部門重要抓手,與1月份相比,2月份適用按日連續處罰案件數上升60%,適用查封、扣押案件數上升208%,移送行政拘留案件數上升115%。其次,2015年4月2日,國務院正式印發了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簡稱“水十條”),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(簡稱“土壤十條”)正在制定中,國家級的大氣、水、土壤等領域污染防治計劃的連續出臺,必將全面推動工業領域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。
2015年,全國化學需氧量、氨氮排放量要分別減少2%,二氧化硫減少3%,氮氧化物減少5%。實現年度減排目標的關鍵是新環保法的落實:一是要加強宣傳培訓,各相關方做到知法、敬法、守法、用法;二是盡快完善配套政策措施,加強環保與司法部門的協調;三是嚴格環境執法,依法嚴懲環境違法行為。
(三)西部地區節能減排形勢嚴峻,必須提升發展質量
隨著經濟發展進入“新常態”,全國節能減排壓力稍有緩解,但西部地區形勢卻依然嚴峻。根據發展改革委各地區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,截止2014年底,與“十二五”節能工作進度要求相比較,青海、寧夏、新疆等西部省份預警等級為一級,2015年的節能形勢十分嚴峻。同時,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在西部地區開工建設一批綜合交通、能源、水利、生態、民生等重大項目,這些項目將會帶動當地高耗能、高污染行業的增長。
要解決好西部地區節能減排和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,必須提升西部地區的發展質量,加快推進工業綠色轉型發展。一是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,避免落后產能向西部地區轉移;二是結合資源優勢和環境承載力,積極培育和發展綠色新興產業。
(四)節能環保產業較快發展,市場化發展機制需配套完善
隨著各項利好政策的出臺,節能環保產業在二季度仍將保持較快發展速度。首先,環境污染治理市場化加速發展,“第三方治理”和“政府購買服務(PPP)”成為產業發展新模式,各地推出的PPP項目中節能環保項目比例較高。其次,隨著水十條的發布,水污染治理已成地方環保治理的重點領域,預計總投資達2萬億元,水處理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。第三,3月20日,環境保護部印發了《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》(環發[2015]37號),市場機制將助力環境服務業加速發展。第四,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等部門推動資源綜合循環利用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,將促進相關產業加快發展。
盡管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較快,但仍不能滿足需求。破解制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瓶頸,加快完善市場化發展機制是核心。一是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,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;二是加快投融資創新,切實解決融資難的問題;三是推進兩化融合,探索“互聯網+節能環保”發展新模式。
上一篇: 返回列表
下一篇: 返回列表